欢迎来到温州东瓯中学

通知通告
垃圾分类
  • 我市构建“三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3-12-14 浏览:0

  • 我市着力推行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新坐标,坚持“政府主导、科学施策、全员参与”,构建“三全”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记者昨天从华东地区工作研讨会获悉,我市生活垃圾连续四年保持零增长、零填埋,“两撤两定两到位”“直运、转运加专运”等温州分类模式获得省建设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市域全覆盖多维度“以考促治”做法被全省推广。

    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温州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同比降低1.26%,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分出率分别提升6.19%、37.31%、23.52%,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链条”联动推进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我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把垃圾分类作为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来抓。市四套班子领导定期到基层调研,市政府分管领导围绕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宣传引导等重点内容多次专项督查,予以高位推进。

    市、县两级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抽调宣传、发改、住建、教育、商务、执法等部门骨干实行实体化办公,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同频的组织架构。先后出台1个总体方案,2个指导意见,N个工作标准,建立“1+2+N”的制度体系,清单式、责任制、节点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

    与此同时,温州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对县(市、区)、市直部门考绩,列入“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比拼晾晒内容,对全市185个镇街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覆盖、一次一排名”,压实了各级主体责任,通过健全“季目标、月通报、周督查”推进机制,全面形成“比学赶超”工作氛围。

    “全过程”分类管理

    结合全域“无废城市”创建,我市采取限制一次性用品、光盘行动、绿色办公、循环使用等系列举措,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目前,全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已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纸张两面打印已成为共识,“光盘行动”人人践行,餐饮浪费显著减少;邮政行业全面禁用45毫米以上胶带和一次性中转袋,全市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了98%,有效推进源头减量工作。

    按照“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共推进”的要求,因地制宜构建“两撤两定两到位”精准投放、“直运+转运+专运”分类收集和运输、“回收利用+焚烧+生化+就地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四分类四环节”闭环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建成集遮雨、照明、洗手、监控等功能的标准化投放点3272个,设置分类收运线路412条,生活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县县全覆盖。

    我市创新推广“以桶换桶”收运模式,有效解决了运输途中的滴洒漏问题,让分类收运更彻底。入选浙江省“装修垃圾电子联单闭环管理”第一批试点城市,有效推进装修垃圾规范化、资源化处置;推出小区易腐垃圾“以奖代补”机制,将易腐垃圾指标与督导员工资相挂钩,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

    “全方位”攻坚共建

    坚持党建引领,运用“瓯江红”等党建平台,借力“双服务双报到”机制,全市近2万名党员进社区助力垃圾治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建成11个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其中以垃圾分类工作者个人命名的“迎春工作室”入选全国首批示范宣教基地,用“垃圾”讲述城市历史的“环卫民俗拾遗馆”全国鲜有。

    以“八进”宣传为主线,组织开展市、县、镇街、村社四级“圆桌论坛”和“垃圾分类探秘活动”“垃圾去哪儿”主题研学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形成形式多样、受众广泛、内容丰富的宣传矩阵。五年来,全市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万余场,共发放各类宣传品320万件,线上线下普及千万人次,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超过11万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编制了《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生活垃圾类教科书式执法指引》,提升了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对混合投放、收运,管理责任人履职不到位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督促市民行为习惯养成。(记者 梁建国 通讯员 温综宣)

    文章来源: 温州日报  
  • 上一页:温州市局首获“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殊荣
  • 下一页:浙江温州以小举措推动垃圾分类落地见效
关闭
校园风光 MORE>>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3 温州东瓯中学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7010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