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温州东瓯中学

通知通告

思政学科基地

  • 高考冲刺阶段备考“十大策略”

    作者:“真知局”微信公众号等 时间:2024-02-24 浏览:0

  • 来源:“真知局”微信公众号等

     

    策略一 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1.狠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务必依纲(课标)扣本(教材或课本),夯实基础,切莫好高骛远。

    2.加强训练:苦练书写、作图、运算、表达、实验等基本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快速提能。

    3.养成习惯: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纠错、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策略二 专项训练,全面突破

    1.题型练:对各种高考题型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掌握题型特点和其解题规律。

    2.方法练: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如分析法、综合法、对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3.规范练:对主观性试题要加强模板化训练,严格标准,规范过程,一丝不苟。争取解题过程不失分。

    4.提速练:在做对的基础上尽量做快,提高解题速度,追求解题效率。

    5.满分练:对一份试卷的作答,可不限定时间,但必须要求满分(作文除外),倒逼自己对不会的问题弄明白。上述各项专练要注意多练基础题、经典题、易错题、创新题,不要一味追求高难题。

    策略三 恰当运用“题海战术”

    有人认为“题海战术”就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机械地重复练习。从哲学角度讲,量变引发质变;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当的反复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中国自古有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有教育专家认为,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还是要恰当运用“题海战术”,但需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不要追求数量,见题就做。

    策略四 研究历届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最具典型性、规范性和代表性,很值得细做品味、挖掘探究。把近五年(至少三年)的高考真题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反复做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因为有些很顽固的题目,即使做了几遍还可能纠结不清,想搞清楚就必须下大气力,从中找规律、找趋势、找特点,分析其考点分布、命题思路、考查意图、选材特点、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

    策略五 落实“日清-周理-月结”

    1.日清: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不等、不靠、不推、不拖。

    2.周理:周末要把一周内学习的重难疑热点、易错易混点、常错常考点、典型问题、重要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3.月结:月考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可用图表方式),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查缺补漏,认真纠错。

    策略六 查错析错,四步纠错

    考试答卷是演练,考后总结才是提高。每次考后,要分类找出自己卷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分析错因,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思维短板,切实解决“根本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各种问题。

    错误分类:

    1.粗心大意之错:分明会做,反而做错。

    2.似是而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表述不清楚,答案不严密、不完整、不规范、不确切。

    3.根本不会之错:卷面空白或答非所问。把典型错题记入错题本,拿出下步学习措施。

    四步纠错法:

    1.使用错题本,按照“原题+错解+错因+正解+总结”的顺序写进错题本,并注明回望日期。

    2.在回望日期重做该题,要用“不容二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变式训练。

    4.与同学交换错题本,汲取他人教训,为我所用。

    策略七 “两慢一快”,突破“压轴”

    1.首先对压轴题要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压轴题要有信心、有勇气,不要见题色变或置之不理,要沉住气,啃骨头,钻到底。压轴题一般是第一问容易(占分不一定少),一定做;第二问中难,尽量做;第三问最难,争取做。

    2.认真审题:审题要慢,利用“六字法”。a.摆(摆出已知条件,标明关键词语)。b.提(提炼题干重点)。画(画出示意图)。c.挖(挖掘隐含条件)。d.导(由已知导出未知)。e.联(建立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3.规范解题:从“格式、书写、表述、作图、步骤、结论”六个方面规范。若解题过程需要列出方程,务必使用常规方法和分步列式。运算求解过程要慢,书写要快。

    策略八 密切关注新闻热点

    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的新闻热点,可作为多学科命题的背景材料。“时政热点”不再是政治学科的特权,“科技创新”也不再是数理学科的专利,同时贴近了“文理不分”的新高考模式。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代社会需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中国腾飞,并对其有正确理解和思考的智慧青年。

    策略九 回归调整,查漏补缺

    考前两周务必做到:

    1.回归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2.查缺补漏,注重通性通法,记牢吃透会用。

    3.跳出题海,不在死攻难题,不在拘泥细节。

    4.看错题本,做到类错不犯,熟悉高考阅卷规则。

    5.考前交流,和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或心理方面的沟通,扬长避短。

    6.调整心态和生物钟,进入考试状态。

    策略十 考场高分技巧

    1.做题合理排序——向顺序要分。先易后难,一次做对,不怕大题得分少,就怕小题失分多。

    2.科学分配时间——向速度要分。要速度,更要准度,做题不搞“加速度”,不钻“牛角尖”。

    3.细节决定成败——向步骤要分。注重细节,淡化技巧,步步"踩"住得分点。

    4.强化解题格式——向规范要分。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能力。

    5.沉着认真细致——向心态要分。不紧张,不畏惧,难题面前人人平等,人难我难不怕难,人易我易不大意。

     


  • 上一页:习近平关于“思政课”的专题论述摘编
  • 下一页: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指导
关闭
校园风光 MORE>>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3 温州东瓯中学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7010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