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团旗飘飘

教工之家

  • 党建园地

  • 团旗飘飘

  • 教工之家

  • 郑建海: 培育走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19-10-12浏览:0

    培育走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未来教育”背景下的育人新模式探索(摘要)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建海

    (2019年8月23日)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国家关于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的三大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前不久,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国教育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育人方式的改革”上。当前,温州正在系统化构建“未来教育”新体系,必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培育走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一、牢记初心使命,把握新时代育人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搞清楚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弄明白育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这是育人工作的政治观、大局观,也是学校办学的总方向、总开关。教育就是政治,必须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走前列、作表率、树标杆。

    (二)把牢“全面发展、人人发展”的根本要求。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六个方面下功夫”,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提出了更为系统的要求。要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提升关键能力作为智育重中之重,把体育美育作为增强综合素质的刚性要求,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为广大学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坚持“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则。一是全员育人。狭义上,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当好学生的育人导师;广义上,必须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合力,构筑协同一体的育人环境。二是全程育人。育人要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跳出年段看学生,以更远的眼光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涯发展做好准备。三是全方位育人。即育人环节的无缝化、育人载体的全面化,实现由平面向立体、一维向多维、分散向整体的全方位转型。

    (四)把握“面向未来”的基本导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教育与未来的关系,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等等。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要坚持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育人,跳出一时一地一校看育人,为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用前瞻的视野看育人,系统思考未来经济社会需要匹配什么样的育人模式,未来的教育教学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变革升级;用改革的思维看育人,改掉循旧例、走老路的惯性思维,着力构建育人新体系,开创育人新局面。

    二、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发展素质教育”强调了很多年,但“五育”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要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升德育实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让德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根基和灵魂。一是必须强化核心价值的有效引领。坚持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引导青少年热爱党和国家,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二是必须强化德育课程的有效支撑。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整体规划大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融入渗透学科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必须强化实践体验的有效提升。灌输的德育看似充实其实低效。要注重德育引导和实践体验深度融合,大幅减少“为活动而活动”“一次性走过场”的低效德育和简单说教,在实践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真正让学生知行合一。四是必须强化教师团队的有效保障。加强班主任的选拔和培养,完善育人导师制,建好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德育队伍,让所有教师都能成为学生身边的道德楷模。五是必须强化学校与家庭有效协作。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德育衔接,引导家校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破除“5+2=0”的怪现象。

    (二)提升智育水平。正确认识智育的地位和作用,跳出分数看智育。一要培养认知力。遵循认知发展规律,有序推进,比如幼儿园要重“游戏化”,不能过早介入小学知识的灌输;小学要认知周围环境和社会的总体规律、行为准则;中学要培养具象知识到抽象理念的分析转化能力。二要培养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知道为何而学;学习能力,知道如何去学;学习毅力,知道“勤勉之道、学贵有恒”。三要培养创造力。坚持创新引领,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特别是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推动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把创新思路付诸实践的能力,培育创造型人才。

    (三)促进身心健康。健康出问题,一切都是零。当前,“小眼镜”“小胖墩”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成了人民群众的“大关切”,列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打赢的“攻坚战”,也是教育系统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一要把体育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将开齐开足体育课、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等要求落实到实处。对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县(市、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二要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坚持排查到位、干预到位,全面加强心理监测和干预体系建设。坚持队伍建设到位,加快构建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体、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坚持协同到位,凝聚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三要高质量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加强全市中小学视力普测数据的分析研判,找出问题,逐一诊断化解,持续减轻课业负担,增加课外锻炼时间,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改善优化用眼环境,确保近视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四)增强美育熏陶。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必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落实美育课程目标,拓展美育文化载体,达到以美怡情、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效果,重点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提升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注重校园环境和文化的渗透熏陶,实现审美教育“主客观相统一”。

    (五)加强劳动教育。当前,劳动教育在思想上被忽视、在教学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必须补齐劳动教育短板。一要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即塑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情感、态度;掌握劳动知识技能,培养技术认识、思维和能力;养成劳动习惯与品质,培养责任感、坚韧性、诚信度和创造性。二要加快构建劳动教育新体系。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建立大中小幼各学段目标明确又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校园劳动、校外实践、研学旅行、学工学农、志愿服务等方式,拓展劳动教育途径。三要推动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每个学段每个学期组织1至2次劳动实践,推动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三、创新“四课”路径,着力提升育人实效

    “四课”即课程、课堂、课业、课外四个层面的路径,这是温州对育人方式的提炼。

    (一)优化课程体系。一要谋划未来课程。把握原点思维,突出学生本身,将学生的需求作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原点和依据。把握整体思维,紧密衔接各学段教育目标,打造系列显性和隐性课程,推动育人课程一体化。把握迭代思维,突出课程规划、课程创生、课堂教学及学习评价变革,不断构建迭代推进机制。二要提高课程质量。落实新课标理念,加强教材管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打造“教、学、研、诊、改”五位一体衔接贯通的诊改目标链。三要加强共建共享。继续构建义务教育阶段“1+3+X”区域课程图谱,打造高中阶段特色课程群,建好建强“瓯越特色课程”共享平台,加快课程资源库建设。

    (二)打造未来课堂。一要强化教学变革。以课堂“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真实转变为目标,推进新常规建设,探索基于情境、问题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二要提供个性选择。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选择和交流的空间。提供更多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载体,实现课堂由固定式向“点单式”的转变。三要打造未来教室。根据学科应用,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尽可能做大做活现有空间。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支持师生开展多样化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四要加强教研支撑。聚焦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深化“研究+”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培育“面向未来、引领教学”的教科研专业群,推动校本教研从经验型向实证型发展。

    (三)减轻课业负担。一要正确处理减负与提质的关系。坚持向效率要质量,不是向时间要质量;以减负为前提,不以增负为代价,不得出现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考试排名等行为。二要全面深化作业变革。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强化分层分类,统筹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规范教师作业批改行为,增强作业分析反馈。三要治理校外培训市场。坚持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登记、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管,细化黑白名单,坚决禁止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有效破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

    (四)注重课外拓展。一要重视课堂内外衔接。“冰山理论”指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对教学而言,课内抛出思考点就是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要加强课内外衔接,引导学生循着线索探寻“冰山”的整体。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社团课程,拓展提升社团活动的育人效果。二要打破固定学习边界。打破空间边界,高效便捷地提供无缝一体的智慧教育服务。打破场景边界,针对不同的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工具,帮助师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化学习、协同化教研。打造“未来社区”网络教育服务,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延伸联动。三要拓展课外实践场景。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加强实践场所和研学线路建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生活实践、文化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

    四、完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不正确不科学的评价导向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一)优化区域教育评价体系,解决“导向失准”问题。一要突出导向性。坚持问题导向,把一些难点和短板当作评价体系的聚焦点,冲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拿问题开刀。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不同阶段发展目标,细化教育评价标准,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坚持重点导向,把年度重点任务、改革攻坚项目作为全年教育评价的着重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二要突出系统性。关注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三要突出精准性。分析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厘清关联逻辑,在定量测量与行为记录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增强大数据的精准支撑。

    (二)关注学校差异增值发展,解决“标准失衡”问题。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平台在学校,如何在缩小校际差异的同时保障办学的特色化,解决“标准失衡”,是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出发点。要坚持尊重差异、注重特色、推动创新的评价导向,强化学校自身的纵向提升,弱化校际横向比较,重点突出办学特色化、同比提升度、未来发展性等三个方面,实施“不比基础比进步,换只眼睛看发展”的评价策略。学校要建立健全自我评价评估制度,组建校级评价改革团队,精准找到相关的影响因素与差距,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改进教师发展性评价,解决“千人一面”问题。一要关注育人成效。育人是教师的核心工作。要把育人成效作为教师评价考核的关键指标,坚持过程性原则,引导教师关注教育全过程;坚持发展性原则,兼顾短期和长远,帮助教师客观理性看待学生成长过程,顺应教育规律;坚持增值性原则,把育人成效的点滴提升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二要关注教师自身的道德与品德。把品德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从严治理有偿带生、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行为。探索建设教师大数据中心,着重建立失信行为记录、惩戒制度。三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关注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帮助不同层次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四)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理念,解决“重心失稳”问题。一要完善评价体系。以绿色增值评价为切入点,完善“四维”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把“五育”并举的要求贯穿评价各方面;关注学生学习品质,从学习行为、能力、习惯、意志等各方面加强把握;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立体客观地看待一个人。二要加强综合监测。坚持自主、全面、动态的原则,把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师资水平、课程实施与管理、课堂教学行为等因素作为监测的常态因素。三要推进专项性评价。比如品德行为评价,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品德操守、行为习惯,帮助学生修身立德。比如学习态度评价,聚焦学生的课堂和课业表现,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又比如学习兴趣评价,分析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程度,有效帮助教师改进提升教学环节。四要融合信息技术。以教育信息化“151”工程为总载体,进一步构建“描述分析—相关分析—预测解释—分类分析—系统建构”五个层次的数据挖掘模式,发现教育深层次问题和稳定规律。

    五、聚焦综合素养,打造未来教师队伍

    未来教育需要未来教师作为支撑。必须引导广大教师明确思想定位,强化育人本位,坚守教育岗位,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一)筑牢师德之魂。德乃立教之本,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甚至决定性影响,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对国家忠诚,对学校有情,对学生有爱,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二)夯实素养之基。一是学科素养。教师不但要扎实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还要熟悉学科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扩充知识体系,研究如何把自己的风格特点贯穿到课学科教学中。二是研究素养。善于把握趋势,应对未来挑战,做一名坚定的终身学习者。善于研究学情,系统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品格,成为学生的人生领航员。善于总结提炼,多层次开展系统化的教学反思,把实践经验上升到育人理论层面。三是信息素养。应对智能浪潮,主动学习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学习环境,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四是创新素养。对教育教学始终具有挑战心、好奇心、想象力,让创新之光闪耀在育人的点滴时刻。五是跨界素养。在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增加跨界知识,扩展自身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和学生一起成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尊师之策。各地各校要坚持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抓住关键环节,全面优化教师激励政策和从教环境。一要在培养上着力。大力推进瓯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五格”分层分类培训力度,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每位校长都要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要在引进上着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拓宽引才渠道,加大教育各类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名、特、优教师的待遇。三要在交流上着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进一步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四要在激励上着力。增强专业激励、待遇激励,推进教师关爱工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六、勇立时代潮头,当好教育家型育人先锋

    我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可以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位好局长可以改善一方教育。教育系统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当好教育家型的育人先锋。

    (一)做善学善思的“学”者。一要向书本学。必须养成坐下来读书、沉下来研究、静下来思考的习惯,尤其要坚持读原著、悟原理,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用党的科学理论、创新思想武装头脑。二要向先进学。要带着问题“走出去”,积极向先进地区、学校和个人学,推动温州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三要向身边学。坚持开门办学,深化拓展教代会、座谈会、听证会、家委会、网络意见传达等方式,与身边学校、教师和家长多交流沟通、学习提升。

    (二)做担当作为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干部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一要围绕目标干。坚持积极主动、以终为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干好每一件事,确保实现指标“全年红”、任务“全部红”、工作“全线红”。二要紧扣问题干。着眼于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以更大的力度、更务实的举措、更严格的标准,推动问题“销号”。三要突出重点干。坚持要事第一,善抓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部分,学会时间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力量整合,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四要注重实效干。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真抓推动攻坚克难,以实干绘就发展蓝图。

    (三)做改革创新的“创”客。新时代教育者面对的是育人模式的整体变革,要善于发现与探究,勇于实践与反思,大胆推进改革创新。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育人科学规律,坚定正确的育人目标和理念,在根本性问题上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二要强化战略谋划。学会战略思维,放眼未来,着眼当下,形成纲举目张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在解决突出问题中求取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三要把握创新的起点。任何创新都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把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强化改革创新。四要推动改革落地生根。保持定力,坚定决心,强化担当,构建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化推动改革。要善于总结提升,反思改革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把改革创新经验巩固提升为常态化机制。(编辑:温正祥)

    上一篇:郑建海:领导干部读书之我见
    下一篇:习近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校长风采

    校园风光

     

    东瓯快讯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初中部

    高中部

    校本研训

     

    德育之窗

    初中部

    高中部

    校园安全

    垃圾分类

    党团建设

    党建园地

    团旗飘飘

    教工之家

     

    师生风采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招生报名

    招生动态

    文化建设

    教育品牌

    办学目标

    育人目标

    办学理念

    一训三风

    校徽释义

    校歌

     

    思政学科基地

    思政学科基地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