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学科基地

  • 思政学科基地

  • 【政治备考】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2024年4月年国内考察热点知识素材
    发布时间:2024-05-13浏览:0

    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密集的地方考察调研,对这个“首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4月,考察广东湛江、茂名、广州;5月,考察河北雄安新区、沧州、石家庄,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了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在前往陕西途中考察了山西运城;6月,考察内蒙古巴彦淖尔、呼和浩特;7月,考察江苏苏州、南京和四川广元、德阳,从四川返京途中还考察了陕西汉中。20239月,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考察。20239月,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202310月,在江西省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等地考察。202311月,在上海考察。202312月,在广西考察。

     

    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释。在广东,他指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在河北,他指出,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主观能动性前提是遵循客观规律)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陕西,他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绿色发展理念)。在江苏,他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许多重要问题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高科技园区(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今年以来的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例如广汽研究院、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环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等,同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等亲切交流,激励大家勇攀科技高峰,不断攻克前沿技术,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四川、江苏、河北、广东等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等相关课题。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作为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农业对我国来讲至关重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一件大事。他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措施类答题)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研究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等课题,强调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在河北,他走进麦田,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在内蒙古,他来到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激励园区不断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四川,他指导当地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习近平总书记眼里,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各省定位,矛盾特殊性,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在广东,提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河北,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陕西,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陕西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内蒙古,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在江苏,要求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四川,强调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黑龙江,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兴安岭森林护好,旅游业才有吸引力。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在浙江,赞赏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在江西,表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航空装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在上海,强调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在广西,要求广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210月,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

     

    2024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湖南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引。

     

    20244月,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总书记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总书记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一手抓深化国企改革、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一手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总书记指出,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总书记强调,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抓牢抓实粮食生产,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总书记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真抓实干、积极进取、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以贯之反对和惩治腐败,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政治备考不能离开国家发展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有必要关注最新时政。总书记一年来走遍了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实地调研考察,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必修3《政治与法治》复习重点
    下一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精编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校长风采

    校园风光

     

    东瓯快讯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初中部

    高中部

    校本研训

     

    德育之窗

    初中部

    高中部

    校园安全

    垃圾分类

    党团建设

    党建园地

    团旗飘飘

    教工之家

     

    师生风采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招生报名

    招生动态

    文化建设

    教育品牌

    办学目标

    育人目标

    办学理念

    一训三风

    校徽释义

    校歌

     

    思政学科基地

    思政学科基地

     

    联系我们